9月25日,市場監管總局發布《關于促進網絡拍賣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(征求意見稿)》。征求意見稿提出,近年來,網絡拍賣在盤活存量資產、提高要素配置效率、完善現代流通體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。為進一步規范網絡拍賣市場秩序、促進拍賣行業高質量發展,征求意見稿從加強網絡拍賣市場準入管理、加強網絡拍賣制度供給、加強網絡拍賣行業模式創新等十個方面推出舉措。
其中,在加強網絡拍賣市場準入管理方面,征求意見稿明確,堅持線上線下一體化原則,從事網絡拍賣應當遵守現行拍賣法律法規。從事經營性網絡拍賣活動應當依照《公司法》取得企業法人資格,依據《拍賣法》取得商務部門頒發的《拍賣經營批準證書》或向商務部門備案,法律法規有其他規定的除外。通過網絡拍賣文物的,應當依據《文物保護法》取得文物部門頒發的《文物拍賣許可證》,文物標的在拍賣前應當經文物部門審核批準。
在加強網絡拍賣制度供給方面,要求修訂完善拍賣有關部門規章。加大網絡拍賣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力度,進一步完善網絡拍賣國家標準。鼓勵行業協會、企業、研究機構開展標準研制,制定文物等細分領域網絡拍賣的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。制定并推廣使用網絡拍賣交易合同示范文本,切實規范拍賣簽約履約行為,保障合同各方當事人權益。
征求意見稿還從加強網絡拍賣行業模式創新、加強網絡拍賣平臺技術創新、加強網絡拍賣企業服務提升等方面提出多項舉措。例如,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參與大數據存儲、網絡與信息安全維護等網絡拍賣基礎設施建設;鼓勵網絡拍賣平臺經營者發揮技術、數據優勢參與網絡拍賣服務體系建設,推動拍賣行業數字化轉型。
同時,征求意見稿從加強網絡拍賣活動監管執法、加強網絡拍賣監管協作、加強網絡拍賣平臺自治、加強網絡拍賣行業自律等方面部署,進一步規范市場發展。例如,加大競爭執法力度,促進網絡拍賣市場公平競爭、有序發展;加強部門協作,推動建立拍賣行業主管部門、市場監管部門、文物行政部門之間情況通報、信息共享、執法聯動工作機制。
另外,征求意見稿還提出,加強網絡拍賣試點探索。依托全國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等,探索建立適應網絡拍賣市場規范健康發展的監管模式,構建與網絡拍賣業態發展相適應的制度環境,不斷完善網絡拍賣監管體系,優化網絡拍賣服務機制。要認真總結,及時提煉試點工作中的有效做法、成功經驗,立足特色、發揮優勢,推動形成具有示范效應、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制度成果,著力推動網絡拍賣行業高質量發展。